包装印刷的颜色是否不一致

发布时间:2020-07-21 09:30:00

包装印刷的基本要求是保持颜色的一致性。因此,包装印刷企业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但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创新,“人眼视觉感官比较+色差值判断+光谱反射率判断”的综合判断模式已成为共识,即要求印刷品与标准品“脸色”一致,和“相同的颜色和光谱”。其次,以卷烟包装印刷为例,分析了色彩控制的具体措施。

包装印刷的基本要求是保持颜色的一致性。因此,包装印刷企业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但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创新,“人眼视觉感官比较+色差值判断+光谱反射率判断”的综合判断模式已成为共识,即要求印刷品与标准品“脸色”一致,和“相同的颜色和光谱”。其次,以卷烟包装印刷为例,分析了色彩控制的具体措施。

1、 什么是同色光谱?

光谱反射曲线是指物体反射的光通量与入射到物体上的光通量之比,即光反射比与波长的关系曲线。这是材料本身固有的特性,可以称之为材料的“指纹”。曲线的光谱数据可以看作是物质的“DNA”。

如果两种颜色具有相同的三色激励值和相同的光谱反射曲线,则称为同色和同光谱颜色,同色和同光谱颜色在不同光源和不同视场下的色相一致;如果两种颜色具有相同的三色激励值但光谱反射率不同,则称为同色和异光谱颜色,同色和异光谱颜色在不同光源和不同视场下可能呈现不同的色调。

在实际生产中,没有同色性。要求打印样品的光谱反射率曲线与标准样品一致,色差值Δe*AB控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

2、 印刷色彩控制中的常见问题

顾客签名样品与样品单比对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另外,所发放的标准样品存在色差。

客户和印刷企业使用的颜色检测设备有很多品牌和型号,如美国的X-Rite ci7x00/ci6x/sp6x、德国的Datacolor dcx00、日本的Minolta cm-2x00/cm-3x00。少数印刷企业使用国产检测设备,存在不同程度的平台差异,标准制定和测色方法也不尽相同。

批量生产前,配色工艺、油墨粘度变化、纸与纸的色差、印刷批次与印版的色差、印版与印版的色差等都会导致印刷过程的色相变化超过色差标准。

在印刷过程中,抽检次数有限,只代表检验个人,不能真实反映批量产品的印刷颜色。另外,抽检过程中质量信息反馈不及时,抽检不合格时已产生部分不合格品,只能通过选择进行清洗。

传统的检测设备根据印刷企业制定的色标,可以判断色差值Δe*AB,并在检测软件中显示和导出光谱反射率曲线和数据,但没有判断标准和依据。

3、 “同色同谱”印刷控制措施施工工艺

根据印刷企业目标客户的质量控制要求,以及企业软硬件配置的客观实际,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色彩控制流程,有效监控原材料入库的全过程,生产前准备、印刷生产工艺、成品检验等。

无论是新产品打样还是带样生产,标准样品均应采用同色印刷,并与顾客确定统一的测色位置和初始颜色标准。与顾客确认标准样品后,建立产品纸张、油墨等关键原材料的入库检验标准、生产工艺技术标准和出厂检验标准。根据同色同谱的控制要求,在原材料入库检验标准中规定了印刷专色油墨、纸张颜色和光谱抗废品率的要求,严格控制合格。

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工艺技术标准的要求和每种专色油墨的配方组成、种类,规定了墨粉油墨的添加比例、限值和油墨的粘度标准要求,以避免由于颜料光谱组成的差异或色差值过大而导致同一色谱。特别是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指标要适当严于顾客标准,以保证出厂检验质量。

为了准确检测印刷品的色差值和光谱反射率数据,满足生产过程中便携式使用、批量产相定期抽查和实时监控的多重控制要求,企业应合理配置印刷线上和线下色相检测设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管理和控制要求,我们可以采购多套检测设备,如Ashley ci7800台式分光光度计、Ashley ci64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单张测色系统、多光谱打印在线测色系统。单台多光谱测色系统可以输出产品全幅任意区域的光谱反射率数据,并对光谱进行比较和判断。印刷在线多光谱测色系统能够实时检测印刷品的颜色并反馈数据。当色差达到预警值时,发出声光报警,保证目标打印颜色与标准样品光谱一致。

一、油墨粘度控制。油墨和溶剂作为色彩控制的关键环节,在印刷过程中应按照“少量、多次、量”的原则添加,以保证油墨中的色彩含量和色彩浓度。此外,应严格规定粘度测量的频率,以实现定时测量(如每20分钟一次)。如果印刷设备有自动粘度控制系统,则应对其检测精度进行复核和校正,以保证粘度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根据印版次数数据建立动态色标。凹版印刷遵循“轻墨深印,深墨浅印”的原则。为了恢复相同的色彩效果,凹版网孔的不同深度应搭配不同的油墨颜色。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油墨的颜色数据或样品应根据凹版网的不同深度状态(凹版的正常磨损过程)形成。在批量生产前,应通过对比动态色标数据或印刷样品对油墨进行预调,以减少印刷生产前的配色次数和配色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提高生产效率。

三、确定特种纸的印刷色序。特种纸印刷生产前,应根据原纸的亮度值或色差对纸张进行分类,确定印刷色阶。一般按“先暗后亮,先深后浅”的原则进行印刷,油墨先浅后深,便于印刷过程中油墨配色,减少配色的次数和次数。

四、测试设备管理和数据分析。色差检测设备作为印刷过程的关键质量指标,应定期(每年/半年)进行检查和校正。在日常使用中,应建立自检和校准要求,每8小时或12小时进行一次自校准(标准板校准),并通过测量标准样品等形式保持试验设备的正常使用。

此外,印刷企业还应根据检测设备的各项质量指标和特点制定专项比对计划,定期对本企业系列品牌检测设备和客户检测设备进行比对测试,根据客户制定的检测标准和实际检测数据,确定各检测设备之间的差异,并对企业自身的检测设备进行有效的修改和处理,使色差值中的ΔL*、Δa*、Δb*和不同波段的光谱反射率数据能真实地反映出色差值反映检测数据,有效指导生产。综上所述,印刷色彩控制是印刷企业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套系统的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